综合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这座南京的化工厂,为何遭日

观古今看世界
82年前
1937年12月13日
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
南京大屠杀惨案
30万同胞惨遭杀戮
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不少民族企业也遭受浩劫
永利铔厂是其中之一。由爱国民族实业家范旭东先生创立于国家贫弱、战火纷飞的三十年代。
1934年开工建设,1936年10月主要设备安装完成,投料生产。1937年1月26日产出第一批合格硫酸,1月31日产出合格液氨,2月5日生产出硫酸铵(中国第一包国产化肥),打破了中国不能生产化肥的历史,不久硝酸装置也顺利产出产品。
永利铔厂以其规模和一流的人才、技术令中外瞩目,时称“远东第一大厂”。
之后不到半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侵略者铁蹄长驱直入,逼向南京。
危急时刻,永利铔厂厂长侯德榜在范旭东的指示下,毅然接受任务,配合战争需要,让工厂转产硝酸铵,并由铁工厂制造地雷壳、军用铁锹和飞机尾翼等军需物资,支援抗战。
侯德榜身体力行,激励全厂职工的抗日救国热情,要求大家安心生产,将制造的炸药等军火物资送往南京兵工厂。
日本侵略者对永利铔厂垂涎三尺,三番五次拉拢范旭东:“只要愿意合作,工厂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范旭东全然不予理会,坚定指示天津永利碱厂厂长李烛尘和南京永利铔厂厂长侯德榜“宁举丧,不受奠仪!”
日本侵略者利诱不成,开始以武力威胁。
1937年8月21日凌晨四点,日本军机向永利铔厂投弹十余枚,硝烟弥漫,侯德榜镇静若定,一面继续维持生产,一面组织人员准备应变。
9月27日、10月21日,日本侵略者又出动大批飞机对永利铔厂疯狂轰炸、扫射,工厂前后中弹87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被迫停止。
范旭先生始终坚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最后的胜利必属于中国”。侯德榜按照范旭东指示,整理重要设备、图纸,组织厂里骨干人员西撤。
1937年12月5日,当天风雨交加,寒意袭人,侯德榜仍在铔厂内到处巡视,不忍离开他一手建设起来的工厂。
“风雨飘摇之中,侯先生是最后离厂的一个,悲壮心情,同仁莫不钦佩。”
——范旭东语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
1937年12月14日,敌舰停靠长江岸边,永利铔厂沦入侵略者之手。
为在四川建设硫酸铔厂,开凿了庞大的山洞▲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范旭东决定重新创业,在华西为中国再创立一个化工中心。1938年初,他选址四川五通桥创办永利川厂。
日本人在南京占领永利铔厂之后,把它们的一个陆军指挥部设在这里,永利铔厂遭到疯狂掳掠。
1938年,日军对厂房进行了大体修复,把永利铔厂改名永礼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浦口工业硫酸所。还在工厂周围建起几座碉堡,用于看管工厂和监视生活区。
永利铔厂围墙间的日军碉堡▲
日军在硫酸部分复工出货之后,更计划将硝酸部复工,用来制造军需品无烟火药。但因为建厂材料缺乏,未能实现。
计划搁浅后,硝酸设备一直没有利用,一直到太平洋战事开始,日本积极扩充军需工业,决定将硝酸设备移至日本。1942年,日军先后运移三次,将全套硝酸设备运至日本九洲大牟田,装设于东洋高压大牟田工业所横段工场。
至此,这个中国第一套硝酸设备流落日本。
不仅仅是硝酸制造设备,当时日军强行将大量设备拆卸运往日本,包括8座吸收塔、1座氧化塔、一座浓硝塔等,共计28套设备,1482件,总重量550吨,全为高级合金钢板制成,此外还有价值4万美元的铂金网。
这些设备在日本被安装用于军事生产,日生产量达20吨。

上一篇:神宁煤制油化工安装检修分公司综合办公室多举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化工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