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顶梁柱”顶得住,化工产业稳步竞高端

山东既抓猛药去疴又促提质增效,打响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图为滨州一处化工园区。(□付玉婷报道)

60秒看山东丨看化工大省“顶梁柱”如何顶得住

扫描二维码查看更多报道

□资料:付玉婷

●业内人语

山东在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中,在全国率先推出园区认定等不少创新做法,为发展打下基础

●专家点评

许多企业安全、环保意识发生明显变化,靠技术建立竞争优势、以科技创新支撑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

●记者手记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以来,山东化工产业在高端、绿色、集约、集聚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而最让人为之一振的,是在采访中感受到的高质量发展的“习惯”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化工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世界发达经济体大多有强大的化工业。不过,作为全国第一化工大省,安全环保隐患多、结构性过剩压力大……这一“顶梁柱”产业曾一度被认为是山东经济结构偏重、发展质效不高的典型代表。

山东痛定思痛,一手抓猛药去疴,一手促提质增效,在化工产业打响转型升级攻坚战——2021年,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进入第四个年头,山东化工仍稳坐全国头把交椅,但不同于过去仰赖总量指标,如今产业发展显示的是实打实的信心与力量:上半年,全行业利润率达到7.5%,相比去年的4.3%提升了接近一倍。

“这几年山东在大力实施化工行业综合整治的同时,积极推动绿色化、智慧化、高端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有山东特色的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评价道。

壮士断腕,打一场产业再造攻坚战

利润总额44.71亿元,同比增长320.39%!今年上半年华鲁恒升业绩水平创新高,与此同时投资力度也创新高:包括己二酸、己内酰胺、尼龙新材料等,截至8月底完成年度投资26亿元。

“这几年,我们从发挥协同优势和集成效应角度压茬推进项目,在企业逐步构建起‘一头多线、柔性多联产'的产品格局。”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办公室副主任刘海军告诉记者,目前,各产品单元高度匹配,能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转换“赛道”,确保了效益最大化;同时,化工新材料等比重也大幅提升,未来还将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大型领航企业步履铿锵,小企业同样冲劲十足:光刻胶是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的核心材料,潍坊星泰克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凭借多年自主研发实现了部分光刻胶产品的技术突破,以先进封装用正胶为例,目前已拿下国内一半以上市场份额。“我们正加大研发力度,力争再用几年实现光刻胶技术更进一步。”星泰克公司副总经理仪晓东透露。

高端发展在于高端项目的支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工程师孙京军分析,今年上半年全行业利润率增长明显,不仅有原材料价格提振等因素,更在于一系列大项目好项目达产达效、产品形成较强市场竞争力。截至去年底,山东高端化工项目库已入库项目340个,全年完成投资875亿元,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带动着产业链条的高端化发展。

如今“立”的层次水平,源自当初“破”的力度标准。作为转型中国的经典缩影,山东以一个东部大省的深刻自省与自觉担当,为全国探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并举的动能转换路径,其中又以高端化工最为充分地展现着山东进行产业优势再造的决心与魄力:瞄准层次低、质效差、污染排放重等制约产业发展的沉疴痼疾,累计开展两轮化工企业评级,对化工企业进行无缝隙、拉网式“诊疗”;在此基础上接续实施发展壮大一批、整改提升一批、关闭淘汰一批的“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对不同企业分类施策,推动山东化工产业安全绿色、集约集聚、高端高效发展。

不破不立,大破大立。但重大产能调整必然涉及为数众多的企业和员工,山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保障好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在政策体系上通盘考虑。以炼化产能调整为例,专门组建230亿元的产能置换基金用于炼油产能整合转移补偿,统筹解决企业转型、员工安置、金融风险等问题。旧的门堵上,新的门打开——依托置换出的新产能,不仅能构建竞争新优势,也在进一步助推中小地炼产能整合转移。

上一篇:传统化工恋上新能源 转型需要还是炒作风口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化工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