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目的】冬小麦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 叶面吸收途径内在机制及影响因素尚不清晰。【方法】本研究采用化学分离法将冬小麦叶角质层分为7个不同组分,通过比较不同角质层组分对菲和芘吸附的影响,揭示角质层分离组分的组成和结构对菲(phenanthrene, PHE)和芘(pyrene, PYR)吸收的作用机制。【结果】结果表明:冬小麦叶角质层中除可提取脂质蜡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聚合脂质角质,其含量是蜡质的1.3倍。角质层中被糖类包裹的角碳并非连续分布,而角质则连续分布。角质层各组分元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非极性组分主要是角质,极性组分主要是糖类。冬小麦角质层四种组分对PHE的相对吸附系数依次为:角碳>角质>角碳-糖类复合体>蜡质,对PYR的相对吸附系数依次为:角质>角碳>角碳-糖类复合体>蜡质。这可能是由于角碳中芳香碳较为丰富,更易与PHE和PYR发生特殊的π-π吸附作用,而角质有较高水平的无定形石蜡,为PHE与角质中的柔性长烷基链基团之间的疏水作用提供了分配介质,由于蜡质含量较低,表现出较低的吸附系数。此外,角质层组分吸附系数与碳含量呈正线性相关,而与氧含量、极性指数呈显著负线性相关。【结论】研究表明,角碳和角质是PAHs的主要存储介质,由于角质层蜡质含量(9.6%)较低,蜡质组分对PAHs的吸附贡献最低。角质层组分碳含量越高,其对PAHs的吸附能力越强,而角质层组分氧含量和极性指数越高,其对PAHs的吸附能力越弱。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叶片角质层组分对PHE、PYR的吸附机制,探明了叶片角质层组分对PHE、PYR吸收的影响因素,为污染区冬小麦品种选择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X173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化工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