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4 年国家施行中职“3+4”政策以来,中职升本科的发展势头迅猛,为中职生继续升学深造铺开了一条大道。中职课程与本科课程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不同,中职与本科的教学方法有差异,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不同。如何使中职与本科更好地进行课程衔接,成为当下要解决的一大热点问题。
一、中职化工专业课程与本科化工专业课程比较
(一)课程内容方面的比较
中职课程的衡定标准和指导原则是“必须、够用”,本科课程理论性强,系统化。中职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学校,更多的学生是在中考时候没有考上高中才选中职学校就读的。从心理上看,学生尚属于未成年人,需要教师进行教育引导。在教学管理上,离不开老师的监督管理,协助学生从他律过渡到自律。从基础技能上看,中职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要培养一线的操作技术人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实训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因此,在中职课程内容上,体现了“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在知识内容的安排上,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省去了过深、过难的公式运算与理论推导。本科课程则注重的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和系统化、理论性强,对中职生进入本科学习会造成极大的学习困难。
(二)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
中职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偏向于职业技能型人才;本科则注重学术教育导向,偏向于研究型人才。中职教育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企业的需求,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线技能操作人才。因此,在实践应用上,中职教育必须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校企合作是中职发展的必然。在学制上,中职是两年在校学习,一年的企业顶岗实习,这就为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保障。从升学深造渠道看,中职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技能,通过“3+4”政策,对口专业升本科,本科教育结束后继续深造硕士,获得硕士专业学位;而本科教育一般学制是四年,主要是学术教育导向,偏向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方面的比较
教学方式上,中职课程多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本科课程教学综合性较强,在授课方面的速度也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使在教学方式上也有所不同。中职课程偏重于实践性,对学生的实训技能要求高,因此在教学方式上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为实训服务。
二、目前课程衔接中的不足
做好中职升本科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一是为了提高升学率,二是为使中职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学习后能够适应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在“3+4”政策实施以来,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顺利通过对口专业升学进入本科学习,但是在目前专业技能课程衔接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知识技能基础方面
学生基础差,难以适应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职学生本身的化学专业知识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如高中生。而两年的中职专业课的学习,注重的是实训操作技能的训练,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仅仅满足于“实用、够用”,思维训练上缺乏一定的理论习题的刻意练习,理解能力、运算推理能力、数据运算能力缺乏一定的训练。涉及概念理解、规律应用、数据运算的学习时,学生学习思维能力跟不上,进入本科专业课程学习后,对化学反应机理的理解、公式的推导运用等成为学生学习的困难,在专业课程授课上影响授课进度。
(二)课程内容衔接方面
中职和本科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造成课程授课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专业基础课方面,化工专业属于理工类专业,离不开数学这门基础课。在目前学生学习情况看,学生普遍数学基础差,缺乏数学思维。在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中,中职阶段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主要有集合、函数、数列、向量等方面的知识,但在实际授课中,往往较难完成全部的知识授课,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到大学直接学习高等数学知识,在学生学习中就难免有知识断层。
专业课程方面,学生以实训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实训学习服务,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够用、实用”,在开展授课时,也是依据学生学情基础,尽量教学生能够理解学会的知识,对学生学习起来明显吃力很难学会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理论在实训上的应用,对理论公式的推导等不再做强制要求。
(三)教学方式衔接方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化工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